對於健康,您採取的態度是....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喝酒就臉紅 罹大腸癌風險也增

您知道....台灣人將近每2個人就有1個人因為基因的關係,而對酒精代謝不良嗎?

除了實際喝酒,拿自己身體作實驗之外;您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也在這酒精代謝不良的47%之中嗎?

如果一個基因就能影響酒精代謝不良,近而造成罹患各項癌症的風險跟著提高
那您會不會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對醣類、脂肪...的消化狀況是否不良?
對台灣人各項高風險癌症的風險是否比較高?中風的機率是否比較高?

靠定期/不定期健檢?
如果您身體仍在健康或亞健康的階段,沒有病徵時健康檢查是無用武之地的!
它只能告訴您:『目前』您很健康,請繼續保持

而等到有病徵時,誰敢保證一定能『早期發現』?發現了就一定能治療?
為什麼不在還沒病徵時,就透過基因檢測,先了解自己的身體?
為什麼在還沒生病前,就開始針對自身的弱點開始預防、開始補強?

不要猶豫了,找我談談吧!
台灣上市櫃公司幫您作基因定序檢測(非晶片式檢測,準確度更高),費用卻只要各大醫院的1/10!




喝酒就臉紅 罹大腸癌風險也增

作者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7月30日 下午3:15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最好別喝了;先前研究發現,台灣47%的人乙醛去氫(ALDH2)線粒體基因變異症,這些人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若每天喝兩杯紅酒,罹患食道癌、咽喉癌、胃癌等上消化道器官癌症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54.2%、頭頸癌多出10%;近期的研究也發現,這項基因缺陷與大腸癌也有相關。美國研究ALDH2幾乎無變異的白人,發現每人每天喝10公克純酒精會增7%罹大腸癌風險,若是基因變異的亞洲人,風險恐怕更高。

北醫大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吳駿翃表示,台灣和美國跨國研究平台發現,大腸癌患者癌幹細胞中,ALDH2表現比較低,醫界還不知原因,但未來能提高基因表現,有助預防與治療大腸癌。

第二屆ALDH2基因與人類疾病研討會今舉行,北醫和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由中研院、國衛院、台大、馬偕陽明等專家組成平台,研發ALDH2檢測方法和小分子藥物,已做小鼠動物實驗,未來若能成功應用在人體,可望降低頭頸癌、大腸癌和上消化道器官等癌症發生。

吳駿翃指出,研發小分子藥物並不是讓人誤以為平時就能多喝兩杯,而是為降低罹患癌症機會,同時對酒精中毒命危的患者,也可透過藥物盡快代謝酒精、救回一命,但目前僅通過動物實驗,臨床運用至少要等5至10年。

吳駿翃說,喝酒後酒精會經消化道,去年發表時,僅知道這項基因缺損與消化道器官癌症相關;今年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也有相關性。

吳駿翃提醒,一喝酒就臉紅是明顯症狀,代表ALDH2變異屬中度到高度等級,酒精代謝能力差才會喝酒就臉紅。


延伸閱讀:
研究報告稱喝酒臉紅的東亞人更易患食道癌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曬傷背部 致命皮膚癌機率倍增

又到了炎炎夏日,最近日間溫度屢創新高
天氣一熱,大家不是吃冰、吹冷氣,就是想往水邊跑
出門前,記得要做好防曬喔!

曬傷背部 致命皮膚癌機率倍增

2016-06-03 03:11:43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1日電


曬傷背部 致命皮膚癌機率倍增 圖片/shutterstock

哈佛大學的新研究發現,把背部放在烈日下烤,皮膚發紅消退很久後,你可能付上代價:與其他身體部位比起來,背部曬傷,較可能得到最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

在研究中,與從未曬傷的人比起來,背部嚴重曬傷的男性,罹患黑色素瘤的可能高一倍多。曬傷下肢、臉部或手臂的男性,得黑色素瘤的風險也提高,但不像背部曬傷者那麼危險。

為什麼背部曬傷那麼嚴重?研究作者吳紹維(Shaowei Wu,音譯)博士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背部比較不可能經常接受日曬,不像臉、手臂或腿。

當你在海灘或激烈運動後脫下恤衫,你的背部突然受到數小時的日曬。這種密集日曬不僅大幅提升曬傷的風險,也提高日後得黑色素瘤的威脅。

有個簡單方法化解威脅:脫下上衣後,馬上塗上防曬霜。「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使用防曬指數(SPF)至少30,提供廣效性防護的防曬霜,每兩小時塗一次。

吳紹維又說,如果你以前就曾嚴重曬傷,特別是軀幹,你必須每三個月就檢查是否有黑色素瘤的徵兆,包括新痣、或是原有的痣發生變化、斑點和雀斑。其他人則應每年檢查一次皮膚。

若發現可疑的東西,打電話給醫生,讓他看看,如果看來不正常,可切片檢查,以確定是否為癌症。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咖哩被譽為「奇蹟香料」,抗癌又防失智症

咖哩被譽為「奇蹟香料」,抗癌又防失智症

原題目:咖哩抗癌又可防失智症 被譽為「奇蹟香料」
更新時間: 2016-05-21 02:30 AM [紐約時間]


咖哩不僅氣味辛香,顏色誘人,能促進食欲,而且還具有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功效。(Sharon Ang/pixabay.com)

【新唐人2016年05月21日訊】印度人、日本人都愛吃咖哩,其實咖哩不僅氣味辛香,顏色誘人,能促進食欲,而且還具有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功效。國際上多個研究顯示咖喱中的薑黃素可有效預防、治療多種癌症和腦退化症,科學家因此稱之為「奇蹟香料」。

咖哩是由數十種植物成份組成的,包含大蒜、辣椒、香菜、小茴香、肉桂、薑黃和胡蘆巴等,根據現在的研究,這些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抗癌作用。

咖喱中獨特的成分薑黃素(Curcumin)深受醫界青睞。有諸多研究發現,薑黃素可以幫助清理人體腦部,促進有毒蛋白質沉澱,避免記憶力損失和混亂,預防失智症。另外可讓大腸息肉縮小,以及抑制癌細胞基因,減少細胞發炎反應。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早在4,500年前,印度人就把薑黃當作藥物使用。據古印度醫經《阿育吠陀》記載,民間服用薑黃搭配牛奶治感冒。而薑黃也被古印度醫學用來治療皮膚潰瘍、過敏及糖尿病等疾病。


薑黃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發炎效果,也有助於平衡血醣。(Deutsch/pixabay.com)

多項研究發現薑黃在以下狀況有所幫助:

消化系統癌症

之前的許多研究發現,咖哩中的薑黃素可預防發生癌症,還能降低發炎、減輕關節炎、胃潰瘍症狀、降膽固醇,預防阿茲海默症等,其防癌效果從皮膚癌,到口腔、食道、胃、腸等各部位的癌症都有效。

庫克癌症研究中心(Cork Cancer Research Centre)研究小組負責人沙朗·麥肯尼亞(Sharon McKenna)說:「咖喱對於修復受損細胞具有神奇功效,我們懷疑咖喱中的天然物質薑黃素就是其中的秘密。」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負責人萊斯利·沃克爾(Lesley Walker)說:「這項研究成果證明薑黃素中的某種天然物質,很有可能被研發成治療食道癌的新藥」

糖尿病

泰國師範大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患有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的試驗者,日常攝取每錠含有250毫克類薑黃素的膠囊6錠,為時9個月,似乎有助避免發展為第2型糖尿病。

研究負責人索姆拉克(Somlak Chuengsamarn)寫道:「因為薑黃素的益處與安全性,我們提議或許能以薑黃素作為前期糖尿病族群的介入性治療。」

研究人員將240名糖尿病前期成人患者,隨機分為薑黃素膠囊組和安慰劑組。9個月後,安慰劑組中116名試驗者有19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薑黃素組119名試驗者中則無。

皮膚癌

美國德州大學癌症研究小組最近所進行的一項動物實驗顯示,咖喱當中所含有的一種化學物質薑黃素,可能有助於抵抗皮膚癌。

研究人員表示,薑黃素可以干擾黑色素瘤當中,一種自我保護的蛋白質起作用,進而讓黑色素瘤自我萎縮,乃至死亡;並進一步發現,薑黃素也有助於防止乳癌細胞往外擴散。

預防老年癡呆

目前研究顯示,食用咖哩或是薑黃素,能夠治療甚至預防腦部相關疾病,還能改善記憶力,協助大腦的運作。阿茲海默症為一種腦部神經退化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大腦額葉β澱粉蛋白的堆積,所造成腦神經的傳導訊號降低或阻斷,也使得養化壓力的增加和神經細胞的凋亡。

阿茲海默症是導致失智的主要因素之一,無法根治,藥物可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卻無法停止大腦的退化,因此預防勝於治療。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效用,進而達到到抗老的作用,還具有活血功能,對腦血循環有所助益。

美國研究已發現,薑黃素可以平衡發炎反應對神經細胞的傷害,並刺激免疫系統,穿越血腦障壁,分解此類澱粉蛋白,抑制其沉澱,因此能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機率。

食用薑黃的禁忌

據《時報週刊》報導,台灣中醫學堂北醫傳統醫學科中醫師唐佑任表示,薑黃所含的薑黃素不易被人體吸收,須經過高溫烹煮、油拌炒,才易被人體吸收。

據印度研究,將薑黃與大豆(或其他豆類)一起烹調,卵磷脂可與薑黃素結合增加腸道吸收率,薑黃素在體內半衰期提升1.5倍。和黑胡椒一起烹調,特有的胡椒鹼能抑制腸道葡萄糖醛磷酸化,提升人體內薑黃素濃度生物利用度到2000%。

另外薑黃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專家提醒有肝腎疾病、胃潰瘍、膽管堵塞、常熬夜、嘴破等人,最好不要吃。尤其有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更應避免食用,因為薑黃有促進子宮收縮作用。

──轉自《大紀元》

中科院精準醫療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科院精準醫療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05月20日 08:44:42

新華社合肥5月20日電(記者蔡敏)記者1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將高通量基因測序與高通量藥敏檢測技術體系相結合,在惡性腫瘤的精準診斷與治療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臨床實驗顯示,該技術體系提供的精準治療方案為克服傳統治療手段針對性低、毒副作用明顯等不足,提高惡性腫瘤治療療效和患者生活品質提供了可能。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隨著現代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基因的變異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因分子水準上的差異也直接導致不同患者對臨床治療反應不盡相同。因此,根據癌症的基因分子分型,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藥物和用藥劑量,是提高腫瘤治療療效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現代醫學研究努力的方向。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劉青松介紹,腫瘤精準醫療相當於“打靶”的過程,“靶標”即為癌細胞中特異的癌變基因或基因組,“子彈”即為治療中使用的靶向藥物和藥量。精準診斷就是找出明確的“靶標”,精準治療就是找準“子彈”。

強磁場科學中心相關團隊建成了以精準診斷為特色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體系,同時自主開發了以精準用藥為特色的高通量藥物敏感性檢測技術體系,從而真正具備了本土化自主二代高通量基因檢測,本土化自主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本土化腫瘤治療藥物的體外敏感性檢測三位一體的精準用藥方案諮詢指導能力。

“在部分癌症治療領域,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為‘哪個腫瘤病人,在病情的哪個階段,吃什么藥,吃多少’提供科學方案的能力。這為進一步提高臨床用藥效率,降低無效給藥造成的資源浪費,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病人帶癌生存的生活品質提供了可能性。”劉青松說。

你有「防晒基因」嗎

你有「防晒基因」嗎

北京新浪網 (2016-05-21 02:59)

據新華社電你怕曬嗎?是否擔心曬多了得皮膚癌?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防晒」基因,可幫助因紫外線照射受損的細胞修復,從而對抗皮膚癌。

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膚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過去30年裡,黑色素瘤的發病率翻番。紫外線輻射抵抗相關基因是皮膚癌的一個腫瘤抑制基因。

研究小組讓黑色素瘤細胞和50個果蠅複眼,攜帶降低水平的紫外線抵抗基因,或該基因的一個突變副本。

對照組是具有紫外線抵抗基因正常拷貝的黑色素瘤細胞或果蠅複眼。

研究人員給攜帶正常紫外線抵抗基因的細胞和攜帶該基因缺陷副本的細胞照射紫外線,24小時后,攜帶該基因正常版本的細胞修復了超過50%的紫外線損傷,而有缺陷基因的樣本修復的受損細胞不到20%。

研究人員發表報告說:「當人們曬日光浴或做美黑時,那些有正常紫外線抵抗基因的人可以及時修復大多數紫外線所致的DNA損傷,而那些攜帶有缺陷的紫外線抵抗基因的人,將會留下更多難以修復的損傷。」

詳全文 你有「防晒基因」嗎-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21/17243706.html

哈佛研究:做到4點 患癌和癌死率大減

哈佛研究:做到4點 患癌和癌死率大減


哈佛研究人員表示,只要擁有良好生活方式,患癌和因癌死亡的概率可下降一半。圖為癌細胞。(fotolia)

更新: 2016-05-20 10:16 AM

【大紀元2016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許家琳編譯報導)癌症一直是人類生命和健康的殺手,如何才能減少患癌幾率和提高治癒率?哈佛研究人員表示,只要擁有良好生活方式,患癌和因癌死亡的概率可下降一半。

據《每日郵報》5月19日報導,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如果人們戒煙保持健康身材一天只喝1杯或2杯酒每週運動癌症死亡率將得到大幅削減。
醫生們一直警告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增加未來患癌的風險。研究人員發現,僅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和四分之一男性遵循健康諮詢。

哈佛這項研究結果首次提醒民眾,如果人們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可以挽救多少生命的嚴酷事實。

哈佛醫學院科學家在調查136,000白種美國人的健康紀錄後,於19日公布了他們的發現。他們發現,如果受調群體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患癌比例下降20%到40%,死亡人數會下降一半。

研究該小組表示,所謂健康生活方式,可通過以下四個健康標註實現:

*戒煙

*每週至少有兩個半小時的適度運動

*女性一天喝酒不超過一杯,男性不超過2杯

*保持身體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在18.5和27.5之間。


如果所有人遵循了上述健康忠告,則會獲得以下結果:

*肺癌死亡人數將減少80%

*腸癌死亡人數將減少30%

*前列腺死亡人數減少21%

*乳癌死亡人數減少12%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癌症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研究表示,上述四個健康標準,只要沒有做到其中任何一個,患癌風險將大大提高。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把滿足所有四個健康標準的人列為「低風險」,其他人列為「高風險」。令人擔憂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只有18%的婦女和25%的男性全部達到四個健康標準,處於癌症低風險水平。

雖然近年來癌症治療效果有所提高,但做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包括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醫生)均表示,說服人們改善生活方式比任何藥物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科學家們寫道,這些調查結果強調,生活方式在癌症風險上占主導地位。「因此,一級預防應為癌症控制的重點。」

責任編輯:黃小渝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天啊!最新一期的美國膳食指南已取消膽固醇每日攝取量上限!

什麼?膽固醇和血脂沒有明顯關聯性?蛋黃哥表示:我這麼多年來都是被罵假的嗎???

美國農業部負責每五年更新一次美國膳食指南,在其2015年最新的膳食指南中寫到:“長期以來,我們建議居民膽固醇每日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今年,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DGAC)不會再限制居民膽固醇的攝入量,因為目前的證據顯示膳食膽固醇與血脂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既然解禁了,那...就可以無限制盡量吃了嗎?

馬偕醫院台北院區營養師趙強解釋, 吃下膽固醇量多,身體就會自動減少合成,保持血膽固醇濃度穩定,但若遺傳條件不佳,代謝膽固醇能力天生就弱或合成膽固醇量多,大吃大喝還是會升高血膽固醇。

要如何知道自己或家人的膽固醇遺傳條件是否OK呢?當然就是要透過基因檢測來確認基因型囉!

延伸閱讀:
  1.  取消攝取膽固醇上限!」美國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2. 美國政府修改了40年以來的錯誤:膽固醇有益無害,不再分好壞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